专业访谈:{蓝狮平台}未来趋势,在萨珊印上,这位大神活脱就是一位“武装到牙齿”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看下面这件印(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品)——
赫拉克勒斯是古典艺术史上著名的“裸奔男”之一,而他的十二桩伟业中有一件便是打败了九头蛇许德拉(克里特,希腊古典晚期斯塔特钱币)。
其实这里的怪物并非九头蛇,而是拜火教神话里最为凶恶的恶龙达哈格(也叫阿基达哈格,Azi Dahag,“阿基”就是龙的意思)。传说他有着很多个头,残暴而强大,统治了人间上千年,最后被英雄法雷东(Faeredon)打败并绑在达玛万雪山下的牢笼里。(各位今天去伊朗旅游的话不妨到达玛万雪山看看那条龙是不是还在,大雾~~)
其中尤以巴克特里亚地区出土的镂空铜印最为精美,许多表现神人、神女题材,以及复杂的连缀动物花纹的印章俱出于此。
无眼者:《庞贝:面孔、文字和他们的故事》一文中叙述:痴迷丰收的季节,是时候奉献青春的果实——参与祭祀的男女,虽然没有任何背景,在明暗光线的处理上却是绝妙的。
装饰祠堂上的祭祀场景壁画。祭坛上一对祖先在贡献祭品,他们的脚下是一对雌雄蛇靠近放满松果的祭坛。另一侧的神龛上有猪头、奶酪等祭品。
武士题材几乎出现在所有文明的印章(珠)上,但是在希腊,其描绘手法和式样却更为丰富多彩。比如下面两件印章(珠)。
话说回来,希腊佣兵和冒险者们在别人领土里滋事的时候确实不会考虑那么多负面的问题。
而雅典娜则恰恰相反,她也是一位战神,却受希腊人尊敬。她象征着战争中的计谋、智慧、战术和勇气。所以工匠们在印章珠上可以毫无顾忌地描绘这位全副武装的女神。
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纹饰篇》一文中叙述:和印度河谷印章一样,很多BMAC印章上的纹饰反映了当时居民的信仰和日常生活,却因文献资料的匮乏而难以解读。然而,通过比对周边文明如埃兰、伊朗东部、印度河谷,乃至两河流域、叙利亚、安纳托利亚甚或爱琴文明的图像体系,我们可以对其中一些图像的内涵和渊源做出一些推测。同时,它们也很好地证明了史前交通融合的兴盛。
持蛇人的形象在BMAC的各种类型印章上都普遍存在。虽然这让人第一眼想起爱琴文明的持蛇女神,不过它其实有着地理上更贴近的亲缘——伊朗
。类似的持蛇恶魔形象在石器时代晚期的伊朗印章上就已经出现了,继而流传至两河流域和埃兰文明最早的滚印上,甚至在日后的两河艺术中还会间或闪现(比如亚述艺术中一些恶魔就常作双手持蛇)。
在伊朗东南部的一些遗址如“被焚之城”(Shahr-i Sokhta),特佩·亚雅(Tepe Yahya)等出土的滚印上可以看到
。美秀博物馆则藏有“同款”的神像。这是伊朗东部特有的地方神祇形象,而在BMAC出土的阳文铜印上也出现了类似的神像,它们往往骑着虎(或豹)、天鹅或蛇,或坐在椅子上。
在佳士得拍卖的一件鎏金印上描绘了有着华丽双翼的鸟头英雄,它的翅膀长而飘逸,可能受到了两河流域或埃兰艺术的影响,同时还有几个可能是印度河谷文字的字符。
吴佳玮,笔名无眼者、桑托。《弯月王朝》西方古珠印文化传播平台创始人,上海青年书法协会篆刻研究会委员,域外古印章和古珠饰文化研究者。
花脚大仙拍摄部分杰罗夫特出土绿泥石容器上的持蛇神人约2000BCE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壹柒年,“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是两个世界级大馆的又一次重要合作。展览旨在向中国观众展现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建立之初即呈现的全面性和生命力,以及馆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览精选来自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八大藏品部和欧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馆(隶属卢浮宫博物馆)的126件套珍贵藏品,重现卢浮宫从始建之初,历经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各历史王朝不断丰富的王室收藏。启蒙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和哲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促成了王室收藏成为可供公众参观的博物馆展品。今天,无论在建筑、运营还是博物馆管理方面都经历着变革与创新的卢浮宫,更好地承载着收藏、研究、展示的功能。
公司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电话:15936625981
传真:400-821-4255
邮箱:7535077@168.com
集团网址:http://www.ndwvt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