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平台客服 24小时极速回复"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名士衡,明万历年间人。他不是陶家出身,但其父深爱当时制壶名家时大彬的壶艺,并与之交往。
徐友泉在紫砂工艺、泥色品种的丰富多彩方面有杰出的贡献。擅作仿古铜器壶,手工精细,壶盖与壶口能够密不透风。他所制的长爪兽的形态,亦是仿青铜器的形制,所以特别有古拙味道,非同凡响。
徐友泉善于配合色土,并能根据不同的造型,调配相适宜的土色。其作品总是别出心裁,变化多端,毕智穷工,移人心目。
泥色应用上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各种色调。徐友泉精研壶艺时,对壶泥色和壶式样有着很多发明和创造。
明代大文学家吴梅鼎的《阳羡名壶赋》空前绝后,其中尤对徐友泉更是浓墨重彩,大加赞许,甚至用“技而近乎道”来肯定友泉的功力。
文中说:“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接着,吴梅鼎谈到其父与友泉的关系,“缅稽先子,与彼同时”,并提到他父亲请徐友泉来家做壶,“爰开尊而设馆,令效技以呈奇”。
而徐友泉在他家做壶是相当认真的,“每穷年而累月,期竭智以殚思”,正是由于徐友泉的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加上他的紫砂功力,做出了许多作品。
根据吴梅鼎《阳羡名壶赋》的记叙,徐友泉在吴梅鼎家制作的壶式有云罍、螭觯、汉瓶、僧帽、苦节君、扇面方、芦席方、诰宝、圆珠、美人肩、西施乳、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芝 兰、竹节、橄榄六方、冬瓜丽、分蕉、蝉翼、柄云、索耳、番象鼻、鲨鱼皮、天鸡篆珥诸式。徐友泉是有史记载做过西施壶的第一人。
西施壶的首创者一般被认为是徐友泉,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这里插叙一段,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实在是因为写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阳羡茗壶赋》。吴氏曾祖是明正德进士吴颐山,正德进士何许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声太盛,叫“供春”。吴颐山少时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时,据说偷学了寺僧制壶,不经意间,成了紫砂壶史上的鼻祖。然后经历了赵梁、董翰、元畅、时朋“四大名家”,然后是时鹏之子时大彬一家独大,时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吴梅鼎的父亲和徐友泉交好,并请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壶,成就了一段佳话。吴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如时之粗”时,他不知道,紫砂史册上,已经有了他浓重的一笔。
吴梅鼎曾称赞西施壶为:“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喜欢紫砂的壶友,可关 注公众号 “紫砂王朝”,欢迎前来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地址:福建省欧陆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电话:15236212427
传真:400-826-4256
邮箱:7535077@163.com
集团网址:http://www.ndwvt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