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紫砂壶型欣赏丨“西施壶”之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5-10-31 10:53   

  ,说他“制有云罍、螭觯、汉瓶、僧帽、苦节君、扇面方、芦席方、诰宝、圆珠、美人肩、、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芝兰、竹节、橄榄六方、冬瓜丽、分蕉、蝉翼、柄云、索耳、番象鼻、鲨鱼皮、天鸡、篆珥诸式”(见民国·李景康、张虹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目前尚未发现在徐友泉之前有谁已做过西施壶的记载。。壶流,是女人的一个断臂,这既是出于作为实用品茶壶的需要,在艺术语言上,也与断臂维纳斯有异曲同工之妙,用一种残缺的美,既满足了实用性,又使艺术表现力具有了强烈的冲击感。鋬,是女人抚摸自己乳房的另一只完整的臂膀,下粗上细,可惜后人读成了倒把。

  除了徐友泉之外,还有一位史料有载做过西施壶的,当属沈子澈。清吴骞编辑的《桃溪客话》载:“子澈胜国名手,至其品类则有龙蛋、印方....、美人肩、西施乳....”,还说:“子澈制作,力追友泉,所制壶式,亦多相类也”。沈子澈是明末崇祯年间的紫砂好手,晚于徐友泉,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徐友泉做过的型款,创意上就大大打了折扣了。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实在是因为写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阳羡茗壶赋》。日本明治时期的研究中国紫砂的学者奥玄宝,在明治甲戌年(相当于清同治13年)所著的《茗壶图录》中的“式样”篇章里,就有关于西施壶的记载:“式有数样,曰小圆、曰菱花...,美人肩、西施乳...”。

  西施壶史料所载仅仅局限于文字,从未描述过具体的形状,吴梅鼎也只是象征性的提到,美人肩、西施乳是“摹形象体”而来的。对于西施壶,古代文献,基本不见图形;实物传器又不会说话,古人又没有在壶上直接刻写壶名的习惯。所以历史上的西施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和今天所见到的西施壶和文献记载的西施壶是否同一回事,无从考证。入清以后的西施壶也零星见到一些图片,不过这时出现了一款实物量颇大的、被现在许多人称为文旦壶的紫砂壶品。可惜,徐友泉、沈子澈、许龙文的作品难以寻觅,清一代名家传世作品也很为罕见,于是,现在我们大家所说的西施壶,主要是以王寅春、顾景洲所做的西施壶为蓝本,顾式较之王式,总体上大同小异,前者清秀、后者丰满。在紫砂界有一说:西施壶形体尽极致之美,有令人怦然心动之魅力,一为顾景州的西施壶,雍容华贵,像京剧里的“梅兰芳”。二为王寅春的西施壶,娇小玲珑,似京剧里的“荀慧生”。

  ,在紫砂壶的世界中,正如一位不施粉黛、风姿绰约的美人,壶型与美人西施的韵味一脉相承。

  乳头形的壶扭。这五大造型要素,王式和顾式两者都是一样的。王、顾之后的艺人所做的西施壶,基本都是沿用这款型制。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他们试图做一些创新,所做的作品脱离了前面“五大要素”,但还是不离“乳”这个母题。

  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 稳、匀、正”。西施壶,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

 
 
公司名称:欧陆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福建省欧陆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电话:15236212427
传真:400-826-4256
邮箱:7535077@163.com
集团网址:http://www.ndwvtt.com/